1、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于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出
B.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
C.内地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
D.香港地区保持稳定繁荣
2、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巩固新生政权
3、“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4、2020年,王红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她到达的是
A.厦门 B.海南岛 C.上海 D.珠海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 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写下诗篇”喻指
A. 建立特区
B. 南方谈话
C. 沿海开放城市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氢弹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1953年,河南安阳县某社社长对当地农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这里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乡镇企业
9、莫言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 B. 农业合作社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了粮食产量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0、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主要在下列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改革
②经济体制改革
③建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①
D.①③②
11、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林彪反革命集团夺权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12、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创作的。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 B.打败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D.解决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3、2019年新冠肺炎在武汉暴发后,医生成为了“最美逆行者”。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人物中谁是“最可爱的人”( )
A.雷锋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党的领导为中心
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分离
B.增强企业活力
C.分配制度改革
D.所有制结构改革
16、“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云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手工业合作化 C.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7、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法律条文应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我国第一支海军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北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20、“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焦裕禄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1、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2、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3、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26、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27、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8、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9、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30、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31、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柬缚,釆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政企分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逐渐展开。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材料四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会议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定?它是哪件大事以来的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材料二,我国的改革先从哪里开始?然后在哪里展开?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我国在东南沿海建立了几个经济特区?哪个特区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哪一个是我们辽宁省的?
(4)看材料四完成填空:实现中华民族的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年时,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