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参加“大跃进”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致电中国外交部长:“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下述决议……”。“下述决议”应是关于

A.同意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益

C.通过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申请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3、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多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A. 中美停战协定 B. 上甘岭停战协定 C. 三八线协议 D. 朝鲜停战协定

5、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期间因水管问题,无法开钻。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在王进喜身上最能学习到

A.不怕牺牲的“铁军”精神 B.多快好省的“跃进”精神

C.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 D.乐于助人的“服务”精神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统一和大团结 D.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我国的土地分配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

 

B. 占农村人口57%的贫农、雇农,只占有14%的土地

C. 土地分配不均

D. 土地全部被地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

8、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不禁会忆起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凌辱。我国的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我的中国心》

D. 《祖国颂》

9、“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0、近年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盛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中国能成功举办这些国际盛会是因为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C. 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D.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11、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12、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在青岛港举行海军大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火箭军

D.南海舰队

13、小丽同学找到了一张旧报纸,上面报道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但上面日期看不清楚了。这张报纸出版的时间应是(     

A.1964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70年

14、“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是全面的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16、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奋进的历史。如果要你把年代尺上①、②两个时期的信息补充完整,应该是

A. 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中国近代史时期 中国现代史时期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新民主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如图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增长有限

B.自然灾害非常严重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破坏

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香港、澳门回归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0、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2、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3、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6、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7、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9、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5年,我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请依次列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经历过的主要阶段。

(3)1978年,农民们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政策的最早尝试是在哪里?

3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3、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材料一: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现在王国范可以给自己耕种土地,新中国的使他在经济上终于翻身解放。

(1)材料一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它为何使王国范笑逐颜开?

材料二: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2)根据材料,说明当时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手工业改造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