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属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开国大典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农业稳,天下安,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①商鞅变法,奖励农耕②《中国土地法大纲》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新中国建立后,醴陵市浦口镇保丰村李呈桂率先实现双季水稻连作化,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劳模。1954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当年被选举为_____________(会议)代表,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一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4、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江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以上史实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增高

C.对外开放领域逐渐扩大 D.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5、粉碎“四人帮”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主要原因是

A. 冤假错案没有纠正

B. 邓小平没有恢复全部职务

C.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盛行

6、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文化大革命”作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种财富主要是指(   )

A.不要照搬别国经验 B.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要纠正“两个凡是”方针 D.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军队唱着这首歌前往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③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犯我国主权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侵犯我国主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近年来,中共中央为尽快发展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

A. 科教兴国 B. 南水北调 C. 西部大开发 D. 保护母亲河

9、国家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和文字。在一些自治区旅游,经常会看到汉字和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路牌。下面路牌“唐古拉山”汉字上方的文字是

A. 藏文

B. 壮文

C. 蒙古文

D. 维吾尔文

10、《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

A.坚强政治保证

B.坚决思想保证

C.坚定道路保证

D.坚实文化保证

12、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材料所述在“天安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3、“邓小平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材料中的“改造”包括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手机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是因为

A.学生使用手机不当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

B.学校认识不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C.考试时手机成为了很多学生作弊的工具

D.使用手机产生的费用成为了学生的负担

1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

A.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引进美国高新技术

D.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16、下图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出现该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

17、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 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B. 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8、习近平说:“我们党要总览全局,协调各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其中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新发展理念实施

C.“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D.“一带一路”建设

1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经验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______ 》,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颁布《 ______ 》,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3、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6、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7、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30、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图片,请回答

(1)上图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改革,分别是:

图一反映的是1950﹣1952年新解放区进行的   ;图二反映的是1953﹣1956年进行的   。图三反映的是1958年开始的   。图四反映的是1978年开始于安徽农村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进行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