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帮助我国兴建156个项目,其中辽宁省24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可见,这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中心是在(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巨大损失,我们从中不能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A.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B.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D.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4、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毛岸英
C.邱少云
D.杨根思
7、如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B.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出台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我国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8、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主平等制度
D.加强民族团结制度
9、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法国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西班牙
10、《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到,:“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 )
A.邓小平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小岗村
11、《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2、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马赛曲》
B.《黄河大合唱》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
13、到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4、下列哪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政企职责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15、邓小平曾说道: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两个凡是”的教训
1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C.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7、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是( )
A.解放军占领南京
B.北平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8、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 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19、下面一组口号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误,其最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影响生产
B.民主法制受到践踏
C.知识分子遭到批判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0、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
A.有地的富农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
D.无地的工人
21、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2、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3、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4、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5、“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6、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0、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32、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4、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们的共同意义是什么?
(2)材料三凤阳的三大步发展主要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最早在哪两个省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