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新中国建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目标,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 )

A.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追溯历史,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西藏地区取得的成就是(  )

A.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厂

B.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C.布达拉宫维修、扩建工程完成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4、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 ▲ )

A. 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B. 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 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D. 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5、198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6、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十四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下列成就不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青藏铁路 B.鹰厦铁路 C.中欧铁路 D.京沪高铁

8、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开通大运河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科举制

9、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长征精神

B.无私奉献的精神

C.红船精神

D.五四精神

10、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11、1976年清明节前后,天安门前流传一首诗。“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是

A.刘少奇

B.彭德怀

C.朱德

D.周恩来

12、在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A.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B.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D.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13、军之魂,国之柱。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化学习并制作了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新中国国防建设(     

   

A.提高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总体水平

B.推动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队伍的形成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D.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钢铁长城

14、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说,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们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到了下一代,惟一有机会在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口口”应是

A.日本

B.德国

C.中国

D.英国

15、中国近现代史留下了大量见证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独立和富强历史的遗迹。其中最能反映新中国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的是

A. B.

C. D.

1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7、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 上海 B. 宁波 C. 厦门 D. 深圳

18、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19、“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A.依法治国

B.深化改革

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22、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4、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6、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7、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8、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3、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建国后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转移?它开启了什么时代?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谁提出来的?又分别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你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变革的,并概括该其历史意义?能体现人民地位高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   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今年是该会议召开多少周年?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会议召开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你用一句话评价他。

材料五   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2013春晚《中国梦》

(5)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这样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