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74年,各国专家纷纷预测,中国绝不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毫无疑问,后来这一预言被无情地粉碎了,在这其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①“东方魔稻”的发明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青蒿素的发明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4、1951年,西藏地区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使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一事件是指

A. 解放军占领南京

B. 开展土地改革

C. 成立西藏自治区

D. 和平解放西藏

5、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6、201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

7、下边是我国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公斤),此表不能说明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8、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

①彭德怀 ②黄继光 ③毛岸英 ④邱少云 ⑤董存瑞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9、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是它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4.5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0、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国际会议等方法,处理其国际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金元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大棒外交

11、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一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认为“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2、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的改善

13、在这场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伤亡、失踪的志愿军战士共有36万余人。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关于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

B.用身躯堵住枪口,为战友开路

C.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

D.面对威胁坚贞不屈,从容躺在铡刀下

14、1902年2月,《泰晤士报》:“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导致西方列强在中国地位空前提高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 B.个体经济 C.民营经济 D.计划经济

16、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19年4月3日上午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的遗骸回国。下列史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C.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D. 上甘岭战役

17、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与该会议不相符的是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D.制定第—个五年计划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 海南

B. 江西

C. 河南

D. 安徽

1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材料中的“参战”指的是新中国参加的哪场战争( )

A.辽沈战役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国共内战

20、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2、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理事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97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香港

B.1999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澳门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24、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25、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7、“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28、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9、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30、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3、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材料二:据1984年的统计,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的6年时间里,全国共平反和纠正冤假错案40多万件,其中大部分是检察机关协同有关部门平反纠正,一部分是检察机关直接平反纠正的。

——《检察日报》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在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开始于什么时候?

(2)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受害者是谁?是什么时候得到平反的?

(3)中央领导开展的拨乱反正工作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4)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件,党和政府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请你举出一个例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