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指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落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③全面深化改革④全面依法治国⑤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巩固新生政权

3、“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4、“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材料强调这场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

7、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含义的是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丙:“一国两制”会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港澳问题

8、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颇丰,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合法权利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了国与国的交往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马拉松长跑是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马拉松赛跑起源于下列哪一场战争

A. 布匿战争

B. 希波战争

C. 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D. 亚历山大东征

11、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满腔喜悦

B.对“大跃进”开始初期的美好愿望

C.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急切盼望

D.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欣喜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B.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C.自驾出游普遍流行 D.普遍使用移动电话

13、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反分裂国家法》

14、2015年12月31日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军种,它的前身是组建于1966年担任核反击任务的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15、漫画:如下图,彻底改变漫画中所反映历史现象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井冈山土地法》

16、如果下列人名要与他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完全对应,那么下列各组中正确的是(     

A.1951年--杨跃进

B.1953年--吴文革

C.1967年--张援朝

D.1980年--姚开放

1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8、“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巴黎和会

C.慕尼黑会议

D.希特勒上台

19、下列会议内容或影响,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发展的历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创造性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0、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5、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7、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28、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9、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30、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过渡时期”到哪一年基本结束?

(2)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制定了怎样的经济建设计划?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请举两例)

(3)材料中“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