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最体现土地改革根本目的
A.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2、大国重器,举世瞩目!在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中,东风-41核导弹方队在32个装备方队中压轴出场,首次公开亮相!东风-41核导弹属于哪个军种?
A.陆军
B.火箭军
C.海军
D.空军
3、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A. 民族自治区 B. 经济特区 C. 特别行政区 D. 自由贸易区
4、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美援朝电视文献记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在夹视科教频道播出。下列可能在这个纪录片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有
A. 黄继光
B. 邓世昌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5、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派出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邱少云 B.彭德怀 C.邓小平 D.黄继光
6、我国第一支海军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北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7、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它成立于 ( )
A. 1972年 B. 1989年 C. 1991年 D. 2001年
8、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图片,最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B.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保障人民幸福
9、他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 和平与发展
B.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 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3、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 )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是 (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15、市场,这个中性词语,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我国建立了(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体制
C.公有制经济
D.私有制经济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实施“一带一路”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7、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60多年前那场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那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中印战争
18、在下列图片中,不属于“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C.报道花生亩产13241斤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1949年某天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0多年前,他到深圳经济特区视察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被称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又一个思想解放的“宣言书”。这里的”他“指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1、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2、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5、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6、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7、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8、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9、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0、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3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2、探究历史: 2011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其中,“两会”清晰地描绘了下一步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线路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历史回想
(1)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是进行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步骤二:历史转折
(3)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工作重心转移?此次会议还做出了什么新决策?
(4)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
步骤三:深度探究
小明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福州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三十年多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下面写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5)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6)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内地
步骤四:论从史出
(7)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上述材料,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
3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4、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
(2)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表明我国建立了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