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A.邓小平

B.周恩来

C.袁隆平

D.刘少奇

2、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邓小平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雷锋

3、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转换经营机制”、“政企分开”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农村新貌 B.特区发展 C.国企改革 D.法制建设

5、“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的千年梦想。这一梦想得以实现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和平解放西藏 C.进行抗美援朝 D.实行土地改革

6、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中写道“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山河。”邱少云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深刻体会与感悟是

A.见义勇为

B.遵守纪律

C.助人为乐

D.拾金不昧

7、这所学校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条件。这所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8、“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屠呦呦 D.莫言

9、已经发菜为国际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A. 深圳特区

B. 珠海特区

C. 海南省

D. 浦东开发区

10、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1、习近平强调,“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并指出“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号召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共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将下列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 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⑤④①③②

B.⑤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⑤

D.⑤①②④③

12、2018年十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与17国共同发布了《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倡议的目的是

A.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 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C. 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13、20多年前,他到深圳经济特区视察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被称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又一个思想解放的“宣言书”。这里的”他“指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下图为柳州公私合营柳州卷烟厂,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人民公社化

15、第一次将“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布局的是

A.习近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16、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B.出现了物价飞涨的局面

C.迅速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

D.到1968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7、邓小平曾说:“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A.海南岛经济特区的建立

B.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18、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实现“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下列属于“四个全面”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发展经济

⑥全面发展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分配方式

20、我国海军的主要兵种不包括(     

A.水面舰艇部队

B.潜艇部队

C.海军陆战队

D.第二炮兵部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图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__________。 

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3、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2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6、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7、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9、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30、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香港、澳门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是谁最先提出的?

(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

(3)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百年前,我们的领土被强占,今天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了,今昔对比,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