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4月26日,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001A型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力量和现代化水平。追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创建历史,开始于
A. 1927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88年
2、黄继光牺牲于下列哪次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3、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 )
A. 刘少奇 B. 林彪 C. 彭德怀 D. 邓小平
4、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的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B.中国忍辱负重,任由列强摆布
C.中国通商口岸急剧增加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5、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实行公私合营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各种活动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9年5月4日
C.1920年5月4日 D.1921年7月1日
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
8、下图歌词表达的主旨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繁荣 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9、下图是70年前新中国的战士们高唱歌曲奔赴朝鲜前线时拍下的照片,下列歌词与之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2018年上半年以来,中美双方贸易战风起云涌,严重影响着两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回顾史实,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A.兵乓外交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下列哪一年召开?( )
A. 1951年 B. 1956年 C. 1953年 D. 1954年
1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说:“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这里的“站起来了”是指
A.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
1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内容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①经营承包责任制 ②分配制度“大锅饭”
③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④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 1956年中共八大上 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16、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17、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一五计划”的开始
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新中国成立
18、1971年,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它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他所评论的“它”是(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19、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A.林彪
B.王洪文
C.张春桥
D.姚文元
20、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3、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4、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27、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8、_________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___________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31、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2、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3、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重大会议?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江泽民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哪些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中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重要思想概念?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完成,使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