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政策的实施

197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A. 改革开放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土地改革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②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在文革期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摧残

4、在每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身着特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团结

C. 共同繁荣

D. 民族平等

5、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依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B.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珠海

D.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的

7、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观察下边两幅图片,其中的内在联系是(  

 

A.三大改造阻碍了“一五”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进行

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经济基础

9、2012年,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邓稼先 B.莫言 C.屠呦呦 D.杨振宁

10、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1、下列歌曲中,能表现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后人民过上新生活的是

A.《保卫黄河》

B.《翻身农奴把歌唱》

C.《十送红军》

D.《义勇军进行曲》

12、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3、有人评价,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北京边上再起深圳,白洋淀里画了一个圈”。1979年邓小平曾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表现在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C.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D.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14、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建设实现惊人跨越。下列成就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公路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

D.兰新铁路兰青铁路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括号内应该填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6、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60多年前那场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那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中印战争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幸福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幸福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D.美好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18、党的十九大郑重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施

19、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20、2019年5月29日,因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的禁令,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宣布禁止华为员工担任审稿人和编辑。仅仅五天之后,IEEE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表示,解除对华为员工的限制。近期,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等行业组织,均已恢复华为的成员资格。决定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华为公司在通信行业设备和技术的领先地位

③美国放弃对华为施压  ④国内外舆论对华为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3、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5、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6、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7、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8、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9、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0、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3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节选)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儒,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所示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次高峰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外交成就是什么?说说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近代中国相比,有何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