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学了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后,历史老师要求某班同学以此为素材设计活动课,你认为下列作为活动课的主题哪一个不符合科学性

A.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B. 希腊城邦——海洋文明的代表

C. 金字塔——大河文明的杰作 D. 《汉谟拉比法典》——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

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多次合作,诠释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结论。下列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携手合作,推翻满清王朝统治

B.建立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C.共同发动,领导“五四运动”

D.达成“九二”共识,实现大陆统

3、“苹果落地”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一项科学发现的问世。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现是

A. 牛顿——微积分

B. 牛顿——万有引力

C. 爱因斯坦——相对论

D.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4、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发起的革命运动的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5、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一新的思潮在封建统治相对薄弱的城市悄然而至。这种新的思潮的是( )

A.理性主义 B.自由平等 C.人文主义 D.君权神授

6、我国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先生201757日在北京逝世,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也有一位著名数学家,他是

A. 蔡伦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7、“阿拉伯在后古典时代的远距离网络贸易中占有突出地位。公元 3 世纪以后,阿拉伯成为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与西方的波斯和拜占庭之间的贸易往来中日益重要的链条”。这则材料

A.肯定了阿拉伯在古代文明交流中的纽带地位 B.赞叹了阿拉伯创造的灿烂文化

C.指明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社会的重要作用 D.谴责了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扩张

8、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发展到多国,这是斯大林“革命输出”的结果,也是军事扩张的结果。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的是

①印度  ②古巴  ③南斯拉夫  ④墨西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创刊的杂志,下列关于该“杂志”地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杂志 B.标举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C.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D.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0、“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城乡差别的扩大 B.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垄断现象的出现

11、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

C.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D.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12、2018年2月2日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俄罗斯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1925—1961年名为斯大林格勒)举行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75周年的阅兵仪式,普京出席仪式并致词。如果请你为这一事件题词,下列内容最合适的是( )

A.二战重要转折点,正义自此压邪恶

B.欧洲第二战场自此开,英雄英魂可昭日月

C.反法西斯联盟建,同心同德对敌人

D.二战欧洲战争自此结束,鲜花圣洁仅寄哀思

13、下表为华商申新纺织旗下工厂借贷情况表,表中借款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这表明(  

A.民族企业利用列强矛盾加速发展

B.民族企业借助外国资本加快发展步伐

C.欧美列强加强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D.外资贷款剥削成为民族企业沉重负担

14、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民族主义精神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A.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D.全面抗战的开始

15、“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16、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并发展于

A.秦汉

B.隋唐

C.唐宋

D.明清

 

17、下列体现改革开放后我党关注民生的做法有(   )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保障城镇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列作品的形式和题材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

A.坚韧不拔

B.众志成城

C.抗日救亡

D.居安思危

19、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三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是指(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资产阶级改革   D. 启蒙运动

 

20、2019年3月两会期间,习主席出席全国人大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会议,指引强军梦的前进方向。被称为“国之重器,神秘之师”的导弹部队——火箭军,主要承担的任务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社会治安

C.战略核反击

D.打击恐怖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3、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

 

25、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6、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7、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8、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9、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30、(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条约中被破对外开放的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英《南京条约》中位于最北端的通商口岸B、《马关条约》中位于最西边的通商口岸

(2)从中英《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通商口岸的变化,指出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联系“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分析德国在发动“二战”时实施“先西后东”方针的原因。德国又是怎样实施这一方针的?

 

32、二战后,拉美经济曾出现强劲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拉美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

 

3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哪国爆发?它具有哪些特点?面对这个危机美德各自解决方案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项目年份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2

1

2

1

拖拉机

2

1

2

1

电力

7

4

3

2

石油

2

1

2

1

5

4

3

2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5)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