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A.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
B.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2、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下面是关于我国交通业发展的图片,其中②处对应的时代背景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下图漫画题为《抖擞》。该漫画的寓意是,香港回归( )
A.消除了香港的分裂势力
B.实现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C.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D.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方针
4、表是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提示语。其中“会议三”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5、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谁为国务院总理( )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刘少奇 D. 周恩来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7、2016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8、1951年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解决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9、在朝鲜战场上发扬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且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钱学森 D.杨利伟
1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成为了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11、纪录片《平反冤假错案》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集团为篡党夺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大批冤假错案,以及我党如何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我国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是在( )
A.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后
D. 林彪集团被粉碎后
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了第一支海军部队。这支部队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4、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表述,属于“史实”的有( )
A.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C. 尖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 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5、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A.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B.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16、1949 年 10 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7、黄炎培在他的诗歌《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应该是(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完成
18、据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1978年1月至11月,经香港出国和到港考察的人员就有529批,人数达3213人,在众多的出国考察团中以谷牧为首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他们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A.借鉴外国政治制度
B.为改革开放作准备
C.研究重工业的发展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9、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20、1917年,俄国爆发了两次革命: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11月。第一次革命是一个使每个人大吃一惊的意外。这里的“意外”主要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专制
B.建立苏维埃政权
C.建立公有制经济
D.废除土地私有制
21、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3、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7、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29、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0、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31、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2、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来看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3)这场土地改革于哪一年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