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2、今年是我国海军成立70周年。4月23日,我国海军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多国海军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3、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的几件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③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材料中“他”

A.科学阐述了“新发展理念” B.是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

C.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重庆 C. 北平 D. 延安

8、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列史实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

A.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B.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

C.中共十五大胜利召开

D.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 北京 B. 南昌 C. 延安 D. 武昌

10、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5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造反有理”  ④“两个凡是”  ⑤“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荣毅仁(1916年5月——2005年10月),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其父辈荣宗敬、荣德生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建国初期,与其家族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使其企业重获新生的经济活动是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

12、荠菜、香椿、槐花原本是人们在饥荒年间,因为食物不足不得不用来充饥果腹的野菜。但现在它们却成为餐桌上的常见物,受到大家的喜爱,现象主要反映人们更注重(   

A.充饥 B.绿色健康 C.猎奇心理 D.粮食

13、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提出了朝鲜问题解决方案 D.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4、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1985年开始,1992年后加快改革步伐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6、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第三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17、1978年,一篇文章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于所谓“禁区”应该“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该文章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文章主张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B.该文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C.该文章引发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该文章引发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打下了思想基础

18、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澳门的回归得益于一项伟大的基本方针政策,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9、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D.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2、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2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5、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7、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8、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9、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3、1958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族)。

材料二:

材料三: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