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共八大的召开
2、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衣服一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年轻人越穿越少,喜欢穿破洞的牛仔裤,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④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4、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她的诞生不仅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其国际影响不包括:
A.冲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壮大了世界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5、1971年11月1日,纽约联合国大厦前举行了升旗仪式,五星红旗第--次升起在纽约上空。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建立了外交关系
6、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 | 19% | 1.5% | 0.7% | 71.8% | 7% |
1957 | 33% | 56% | 7% | 3% | 1%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7、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B. 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
C. 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D.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
A.五四运动爆发1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和改革开放100年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改革开放100年
9、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C.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D.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
10、“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A. 1976年5月
B. 1976年9月
C. 1976年10月
D. 1971年9
11、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台儿庄大捷的取得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2、图二事件的时间是在( )
图二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3、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14、“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作.....”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彻底完成
D.“两弹一星”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6、北京同仁堂是著名的中药企业,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理乐松生向国家递交申请,实行
A.独资经营 B.承包经营 C.公私合营 D.中外合资
17、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
A.卢沟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钱塘江大桥
1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19、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20、毛泽东也曾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A.
B.
C.
D.
21、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23、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5、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28、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2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30、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1、学校要求每班办一期以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板报,因为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你帮他选择一下。(至少三个标注时期)
32、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4、邓小平被人们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他的一些谈话在当下仍被人们所铭记,所感动。
材料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时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中国结束了十年文革的影响,迎来了1979年的“春天”,这与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2)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出了我国最初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除了深圳、珠海外,还有哪两个?这四个特区位于哪两个省?
(3)哪一开发区的设立弥补了材料二中邓小平的遗憾?
(4)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哪一重大理论?
(5)请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