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 城镇 B. 大中城市

C. 农村 D. 沿海地区

2、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开国大典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据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4、2018年,福建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这一成果展的是( )

①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②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呼啸升空。2013年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请问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1号   B、长征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6、下表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956年 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成立战略导弹部队

1971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4年 第一艘核潜艇装备我国海军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中国的国防建设与进步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7、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A. B.

C. D.

8、“土改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这句话中的“延续两千多年”应从何时算起

A. 夏朝建立

B. 商朝灭亡

C. 战国开始

D. 秦朝建立

9、建国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局面。以下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10、小明同学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

①中共八大

②中共十二大

③中共十三大

④中共十四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它。

A. ①主要矛盾②中国特色③市场经济④科学发展

B. ①良好开端②中国特色③初级阶段④市场经济

C. ①经济建设②国企改革③市场经济④中国特色

D. ①良好开端②走自己的路③科学发展观④三个代表

11、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扩大,16世纪中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这就是

A.玉米、甘薯 B.西红柿、马铃薯 C.玉米、大豆 D.棉花、烟草

1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航天工业

D.原子能工业

1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北伐战争

14、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5、下列各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D.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16、下列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的建立

1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

18、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2年”

C.沈阳人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诞生在我的家乡,我为此而骄傲。”

D.鞍山人说:“我爸爸在家乡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19、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A. 保家卫国

B. 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朝鲜

D. 推翻殖民主义

20、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5、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6、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7、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2012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9、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3、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1)材料中“改革开放新局面”源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