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的保障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2、2012至2021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3、在江泽民提出的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明确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D. 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4、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1954年 B.1964年 C.1978年 D.1984年

7、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A. 同盟会   B. 兴中会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8、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该成就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9、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B.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C.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D.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作用

10、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容的是 (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开放   

⑤共享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1、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代表党中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 大会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12、“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所有制结构改革

C.发展承包经营权

D.实行“按劳分配”

1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4、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不包括(  )

A. 西藏 B. 香港 C. 新疆 D. 广西

15、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16、“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材料反映的史实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中苏关系破裂 B.社会秩序动荡

C.经济生产停滞 D.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17、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8、“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19、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恢复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名誉

D.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中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3、(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下图中的农业科学家_______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后,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先后实施了“_______计划”和_______战略。

24、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6、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7、“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8、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9、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30、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回答: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2)列举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5)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33、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二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