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列哪个地方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A.新疆

B.宁夏

C.西藏

D.云南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人们在饮食上不但‘吃饱’还要‘吃好”,“城市居民告别大杂院搬入宽敞的单元房”“昔日‘自行车王国’,今日汽车进千家万户”。以上调查结果可以说明我国(     

A.交通技术突飞猛进

B.文教卫生不断发展

C.杂交水稻技术进步

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20世纪50年代的一场战争中,欧洲著名的德林软件公司打算将一价格为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先进战斗机价格的研究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但是,美国对华研究室的官员对此一笑置之。后来记者问从这场战争中回来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时,将军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请问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解放战争

D.镇压反革命

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①“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②“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③“敞开肚皮吃饭,甩开膀子干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议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7、时间轴是我们理解历史线索的重要工具。以下时间轴上,表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B.

C.

D.

8、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核武器问题

D. 社会制度问题

9、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0、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C.严复译述《天演论》

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11、这次会议对于“计划”和“市场”两种不同的经济手段的使用有了明确的回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问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哪次会议(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5年国家又相继开辟了四个经济开放区,黔东南最有可能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3、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行(     

A.承包经营

B.公私合营

C.中外合资

D.国企改革

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段话是在

A.表述背景 B.陈述史实 C.分析原因 D.逻辑推理

15、习近平主席多次讲话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改革开放道路 B.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八年级的同学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

17、“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后一种“解放”侧重于

A.国家主权的独立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18、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包括(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官僚资本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9、用时间轴来梳理历史事件,不失为学习历史的捷径之一。在下面时间轴上,其中195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开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一五计划实行

20、“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美建交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镇压反革命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5、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26、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27、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8、(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9、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2、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3、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弱国被欺】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并肩作战】

材料二   1941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激烈对抗】

材料三   

【握手言和

材料四   

【期待共赢】

材料五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3)请举出图一反应的事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并写出该事件结束的标志。

(4)结合图二,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5)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