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7年底,著名诗人余光中去逝,他的作品《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 武力解决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

D. 共同开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己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下列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对外开放 B.拨乱反正 C.改革开放 D.乡镇企业

4、1957年《工商界》刊登停刊原因:“在这一新形势下,为了配合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者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改造,我们就要担负起更多、更艰巨的工作。”“新形势”指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6、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7、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

A. 大杂居

B. 小聚居

C. 以汉族为主体

D.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8、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 28年。他是( )

A.莫言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9、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10、以下可以作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手资料的是

A.“开国大典”的宣传周活动

B.某中学“国庆”七十周年活动

C.毛泽东“开国大典”讲话稿

D.某民主人士的开国大典回忆录

11、“我是你皇冠上失落的一颗明珠;我是你被乌云掳走的那颗星星;我是你心中一缕萦绕的叹息;我是你胸膛上一朵雪洁的圣莲花。祖国啊,妈妈——我想回家。”材料中的“我”是指

A.西藏

B.香港

C.澳门

D.台湾

12、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主要在下列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改革

②经济体制改革

③建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①

D.①③②

13、“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的是

①沈阳第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中共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其中在党的十五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下列正确标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年代尺是

A.

B.

C.

D.

17、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垮台

C.开国大典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里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9、“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嫦娥四号探测器试验成功

20、它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它”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C.“三步走”战略部署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3、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6、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9、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30、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3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是怎样实现“梦想”的?

材料三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4年,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的农村顺口溜

(4)材料四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