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 采用公元纪年

2、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

A. 五四运动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新中国成立

D. 西藏和平解放

3、如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己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农产量稳步增加

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 农产品统一管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所示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1956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中也有曲折和失误。“曲折和失误”的具体表现是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A.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帮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

8、请给下列这组图片选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 B.社会主义科技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 D.人民海军的建设

9、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与事迹关联不正确的是

A.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元勋

B.王进喜——艰苦创业,铁人精神

C.袁隆平——真正的耕耘者,杂交水稻之父

D.黄继光——潜伏烈火,严守纪律

10、“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 虎门硝烟 B. 参加石油会战 C. 治理兰考灾害 D. 舍身炸碉堡

11、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琦曾说:“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地研讨,……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次大会讨论协商的成果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联军进入北京后,大肆抢掠,‘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成立了‘北京管理委员会’,各国划分地界,对北京进行军事殖民统治,大批义和团民和群众死于联军枪口下。”次年,联军和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辛丑条约》 C.《黄埔条约》 D.《马关条约》

13、下列示意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况。与示意图目的相同的措施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4、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在西北地区试验成功,接着组建部队作为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这支部队的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陆战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面舰艇部队

C.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

D.战略导弹部队

15、为克服小私有制的弊端,使生产和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全国范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0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5年

16、周恩来曾经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是(     

A.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三大战役的胜利

C.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17、下列城市中,曾在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20世纪90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A. 长沙   B. 上海   C. 重庆   D. 厦门

18、“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 总路线的公布   B. 八字方针提出   C. “九一三事件”   D. 粉碎“四人帮”

19、“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20、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

A.十世班禅

B.李维汉

C.阿沛·阿旺晋美

D.博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3、开国大典:时间:____________

24、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5、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8、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9、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30、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_政策。改革先从______开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2、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3、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请举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两位模范人物。

(3)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你能举出两部法律吗?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运用时间轴和表格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请写出①、②、③对应的历史时期名称。

(2)完成下列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的表格。

时间

历史事件

意  义

1949年

A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B

1953年

C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D ,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