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指( )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朝鲜战争

D. 越南战争

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D点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B.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C.“右”倾思想的影响

D.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一事无成

4、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5、下图所纪念的事件是(       

A.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B.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7、如图为某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9、“三八线”具体指的是( )

A. 一个地区   B. 北纬38°纬线

C. 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D. 旅游景点

10、以下具有巩固人民政权的历史事件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③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1、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于2月8日至17日率团来大陆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以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分别会见夏立言副主席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国共两党互信和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就当前台海形势及攸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相关议题对话沟通、交换意见,取得积极成果。这里提到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2、我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13、“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的残痕,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材料描述的是(     

A.香港的回归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澳门的回归

D.对台方针的提出

14、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进入中原后,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B.军队纪律严明

C.起义军英勇作战

D.各路起义军联合作战

15、2017年7月30日,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朱日和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与这次阅兵式相比较,下列哪一军种的方队在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不可能出现

A.陆军

B.空军

C.海军

D.第二炮兵

16、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为五大军种。其中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执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A. 陆军

B. 海军

C. 火箭军

D. 战略支援部队

17、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正式建交 D.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它就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

19、首次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20、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95亿千克,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达14.55%。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合作化化运动的推动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2、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4、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5、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6、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8、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30、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_____组织的成员。____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被誉为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2、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3、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摘编自谢思《浅析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性消费支出》

材料三  A“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归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三则信息说明了什么?

(4)根据以上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材料,总结出一个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