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2、中共中央1953年估计,完成“一化三改”任务大体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直到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还坚持这个观点。12月,毛泽东仍考虑1960年基本普及高级农业社。据材料可知

A.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积极性高

B.“一化三改”任务已顺利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不能急于求成

D.“一化三改”运动解放生产力

3、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践行_________新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绿色、开明、共享

C.改革、开放、优化、奋斗、幸福

D.为民、务实、清廉、生态、富强

5、中国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生产的时期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7、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会议,这场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遵义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9、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对该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注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侧重于轻工业领域 D.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10、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是

A. 创新

B. 绿色

C. 共享

D. 开放

11、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群“白衣执甲,最美逆行”者无私奉献。在70年前,也有一群“最可爱的人”燃烧他们的青春,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有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④邱少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该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人们的思想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中国的威望

D.结束“文化大革命”

14、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5年聚焦“三农”工作,发出一系列惠农“红包”。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A.提出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提出免除农业税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下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 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 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6、如下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建设成果,该成果属于

A.国防领域 B.交通领域 C.医疗卫生 D.通讯领域

17、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台词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     

A.奴隶制度

B.佛教观点

C.种姓制度

D.分封制度

18、“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8年

19、新中国成立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 1949年底 B. 1950年底

C. 1952年底 D. 1956年底

20、1964年10月16日,移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3、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4、“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5、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6、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7、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8、“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2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0、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3、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新常态到提出发展新理念,一系列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发展。

(1)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3)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共八大后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10年,也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10年。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材料二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理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材料三  “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1)材料一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油田?与此相关的英雄模范人物是谁?他有什么荣誉称号?

(2)材料二中“我”是谁?他有什么荣誉称号?

(3)材料三中的“我”是谁?

(4)以上三则材料的主人公共同体现了什么可贵的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