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属于这一时期全国人民楷模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9年4月 3日10,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确认这次移交给中方的1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相关遗物。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回家。这些英雄是在哪一场战争中牺牲的?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越自卫反击
3、与下图材料有关的史实正确的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4、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1952-1956 B.1953-1957 C.1954-1958 D.1955-1959
6、下表反映了 1950 年和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 1950 年(%) | 1954 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历史,65年前的万隆会议所产生的外交成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对外开放战略
8、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20世纪50年代的一场战争中,欧洲著名的德林软件公司打算将一价格为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先进战斗机价格的研究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但是,美国对华研究室的官员对此一笑置之。后来记者问从这场战争中回来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时,将军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请问这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解放战争
D.镇压反革命
10、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九二共识”
11、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
A. 长征精神 B. 无私奉献精神
C. 大庆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⑤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3、50多年前,一团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的国防建设走进了新时代。该描述反映的我国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核导弹成功发射
C.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4、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以表彰他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
A.“两弹元勋” B.“铁人” C.“杂交水稻之父” D.“党的好干部”
1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 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它可以有效抵抗( )
A.疟疾 B.肺癌 C.肺结核 D.艾滋病
17、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铁幕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8、199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祖国万岁——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国庆社论。这一年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A.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 香港回归祖国
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澳门回归祖国
19、“在大漠深山,在战争前沿,我们是英雄的火箭军团,不要以为我们沉默无语,我们要吼声就威震九天!……”歌词反映的部队是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第二炮兵部队
D. 中国空军部队
20、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中给孩子取名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十年浩劫 D.改革开放
21、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3、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4、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5、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6、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7、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8、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9、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30、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3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积极影响?
(3)图3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做了什么决定?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一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里?
(3)“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