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上海曾经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改变这种状况主要得益于

A.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开放

B.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南浦大桥的修建

2、下列有关抗美援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了汉战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洗刷了我国的百年耻辱

C.中朝两国在实力上超过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综合国力的提升

4、下列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计划经济、改革开放 D.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

6、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是

A.

B.

C.

D.

7、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奋斗历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

8、下表为“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其中粮食产量在1985年有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9、如下图是201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于(  )

A.1948年9月1日 B.1949年9月29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50年10月1日

10、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

A.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B.恢复老干部名誉

C.扭转混乱局面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11、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一五计划”

C.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1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在这三个历史环节中促使中国社会向近代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二次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C.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4、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厦门市

B.深圳市

C.福州市

D.海口市

15、“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84次提到“人民”,焕发了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6、表格反映的是某段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A.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唐家湾镇志》记载,经营多年的大星元、太昌、锦记等店铺,至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这表明当时唐家湾正在进行

A.民主改革 B.三大改造 C.农村改革 D.城市改革

18、2016年1月,台湾地区完成领导人选举,获胜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仍未正面回应“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引发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不确定的担忧。“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

19、从农民拥护新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中最有意义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0、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口号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③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④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2、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5、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8、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9、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30、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3、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强调:“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光明日报》2019.3.19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走到今天,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习近平

材料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

(2)请指出材料二中“伟大的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是指什么样的道路?

(4)材料四中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