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4年建立的广东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你知道当时在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员是谁吗?(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2、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出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年份 | 1953-1957年 | 1958-1965年 | 1966-1978年 | 1979-1982年 |
粮食 | 3.5 | 0 | 3.5 | 3.9 |
棉花 | 4.7 | 3.1 | 0.2 | 13.5 |
油料作物 | 0 | -1.8 | 2.8 | 22.7 |
甘蔗 | 7.9 | 3.2 | 3.6 | 15.0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请问科学发展观是在哪位国家主席提出的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4、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开发海南最早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海南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
5、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础,对中世纪的城市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上表述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A.产生条件
B.基本特征
C.主要课程
D.重要影响
6、小说《红楼梦》主角贾宝玉“毁僧谤道”,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痛恨“八股”,却偏爱“杂书”。据此反映了该小说所蕴含的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推崇儒家思想
C.追求个性解放
D.恪守男尊女卑
7、下列事变中,其性质根本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2017年2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出席香港中华总商会的年会时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拓展,香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一定要持续保持繁荣稳定。香港经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中共(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0、习近平曾说:“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下面属于21世纪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重大跨越的是( )
A.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B.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C.装备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D.航空母舰“辽宁舰" 交接入列
11、“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新中国成立、《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
B.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C.新中国成立、《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南京解放、《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12、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日本的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
B. 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 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
D. 早于美国与新中国建交
13、2023年春晚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总台新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这一新颖的观看春晚形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生物技术的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大寨人在几年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硬是靠手工在山坡上垒造了一批人造梯田。据说在那些年里,大寨前党支部书记贾进才所开的垒造梯田的石头,可以从大寨到北京摆个来回。贾进才、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事迹所体现的共同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
B.清正廉洁
C.改革创新
D.精益求精
15、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16、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
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
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A.《 南京条约 》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
D.《北京条约》
19、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1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发展多种经济
B.增强企业活力
C.鼓励个体经营
D.建立股份公司
20、“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互利互惠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共建共赢原则
21、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2、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3、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5、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9、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30、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1、(题文)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民族复兴史是也一部外交奋斗史,是东方雄狮“跌倒——站立——出彩”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3)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往的准则是什么?
(4)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5)新时期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我国举办了许多的国际会议,也多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请列举新时期中国主导召开的国际会议一例。
(6)中国从近代的屈辱外交,到建国初的独立自主,到今天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对些你有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