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国情,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九大
C.中共八大 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八大
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如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中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C.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台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早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A. 江泽民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5、如下图为《近代中国史纲》某章的目录,该章的主题应为( )
第一节革命军的大起 第二节袁世凯的机会第 三节妥协中诞生的民国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6、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包括
①“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 ②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③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 ④台湾回归提供成功先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维新运动期问,“国人在14个省的20多个城市共出版了90来种报刊”.这些报刊“开中国‘民报勃兴’之先河,林林总总,蔚为大”,成为中国报刊出版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下列报刊属于维新派创办并宣传维新思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请把下列事件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⑥邓小平南方谈话
A.②⑤④①⑥③
B.②④⑤①⑥③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④①③⑤⑥
10、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的决议。
A.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
C.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3、罗斯福自己坦言:“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话表明了罗斯福新政
A. 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
B. 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C. 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 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14、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特别”之处是
A. 政治上高度自治,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C. 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D. 断绝和葡萄牙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15、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C.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项目_____ | 中 国 (1950年产量) | 印 度 (1950年产量) | 美 国 (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6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17、“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18、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会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香港回归的原因中,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
A. 中国国力的增强 B. 国际形势的变化
C. “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D.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19、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下列有关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及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全面_______改革、全面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_____。
22、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5、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6、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27、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改革开放”是谁在哪次会议明确提出并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请举出对外开放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33、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4、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材料二 下图: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
材料三 (1992年)十四大闭幕前后,海内外舆论给予广泛报道并高度评价,称这是20世纪末重要的历史事件。普遍认为邓小平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2011年第9期《党史纵览》卓爱平/
材料四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为什么会让“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2)材料二中小岗村的“生死状”,是中国农村开始走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那么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3)材料三中“认为邓小平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请你联系所学列举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至少三点。
(4)参考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世纪复兴的基本经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