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对我国交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C.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D.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其含义不包括

A.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不借鉴他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3、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接受改造。那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是

A.公私合营 B.赎买政策 C.建立高级社 D.开展合作化运动

4、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___的外交布局。横线处填写(  )

A.大众化 B.立体化 C.全球化 D.军事化

5、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苏建交

B.中国参加印尼会议

C.中日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1895年7月15日,《申报》痛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其卖国罪行,发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台湾各族人民也组织起来大量义军暂死抗倭报国。材料反映了(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遭到侵犯

C.《马关条约》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7、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是由于

A.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B. 背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造成了重大损失

C.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资料中适合采用的有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

③大庆第一口油井出油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下列人物中,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 B. C. D.

11、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进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深圳 D. 厦门

1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 加入WTO   C. 澳门回归   D. 承办APEC

1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一雄壮战歌,创作于什么时期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鸦片战争时期

1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平反冤案、拨乱反正

16、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17、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

A.和平共处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平等互利 D.互相干涉内政

18、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过渡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当时流行这样的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民谣内容与此前正好相反:“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哨。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农民获得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力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农民开始走向富裕

20、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 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B. 友好结盟中国崛起

C. 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D. 大国合作国际和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2、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3、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4、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5、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6、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7、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8、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9、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2、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1)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什么样的目标?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什么道路?

(3)什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你对“中国梦”有什么看法?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成为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会议作出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2)“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是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首次使用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