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最能体现出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是( )
A.赵建国 B.钱援朝 C.孙改革 D.李开放
2、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A. 范围不同
B. 任务不同
C. 合作程度不同
D. 所有制性质不同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谈判签订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③海南岛 ⑤重庆
A. ③①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④①②③⑤
5、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以表彰其“作品中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历史和现实的并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是
A.《红高粱》
B.《蛙》
C.《春夜雨菲菲》
D.《百年孤独》
6、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A. 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B. 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D. 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约束
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 抗日英雄 B. 红军烈士 C. 最可爱的人 D. 两弹元勋
9、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生活景象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有
①衣着千篇一律,“蓝灰色的海洋”
②城镇居民凭票购买食物与生活用品
③服饰追求时尚个性,丰富多彩
④开私家车出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⑤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10、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1985年增长高峰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提出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B.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回望曾经风沙肆虐、内涝连年的河南兰考,我们应该感谢为兰考环境做出贡献的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雷锋
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对一五计划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我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14、全国电信网络的形成是在哪一时期(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改革开放后 C. 近十年 D. 21世纪初
15、1992年某干部在陪同中央领导巡视的时候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这位老船长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温家宝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的内容的是
A. 改北平为北京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采用公元纪年
17、“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该材料中的战争总司令是( )
A.彭德怀
B.陈毅
C.周恩来
D.毛泽东
18、到1951年5月,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中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势力
19、“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它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图案入选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座大桥建成于
A. “一五”计划期间
B. 改革开放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2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④开展两岸文教科技交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______ 》,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颁布《 ______ 》,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3、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4、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6、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7、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8、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
29、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0、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1、请写出“四人帮”的成员。
32、中国梦是指
3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兵到朝鲜为有利。……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关于入朝参战的两个电报》
材料二 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后,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飞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彭德怀自述》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 “不参战损害极大”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