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下图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全面、正确的是(     )

A.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 中美关系改善导致GDP增速波动

2、2020年初,一场新型的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于一个领域而且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

3、维新运动期问,“国人在14个省的20多个城市共出版了90来种报刊”.这些报刊“开中国‘民报勃兴’之先河,林林总总,蔚为大”,成为中国报刊出版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下列报刊属于维新派创办并宣传维新思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观”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 民族团结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祖国统一

D. 外交成就

5、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

①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A.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活动

C.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7、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9、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听到“国民经济五年计(规)划”这个短语。下列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产解放牌汽车生产成功

B.美国帮助我国兴建项目

C.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D.鹰厦铁路建成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向来重视农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免除农业税

D.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11、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报告中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交友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为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杰出科学家是

A. 杨利伟  袁隆平 B. 钱学森  邓稼先

C. 翟志刚  屠呦呦 D. 袁隆平  屠呦呦

12、它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使它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这座城市是(     

A.海口

B.深圳

C.福州

D.上海

13、在上甘岭战役中,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人物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14、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政府机构是

A. 特别行政区

B. 直辖市

C.

D. 自治区

15、下图是“央视新闻客户端”为庆祝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生日”,发布的宜传海报。请你判断,该海报发布的时间是(     

A.2020年8月1日

B.2020年8月15日

C.2022年4月23日

D.2022年9月25日

16、假如你是一位上世纪70年代的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7、我国火箭军是由下边哪个队更名来的(       

A.东海舰队

B.北海舰队

C.第一炮兵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18、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勤政为民”好干部的榜样人物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袁隆平

19、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解放是在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2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2、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4、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7、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8、(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9、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30、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关于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和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战略是指什么?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世纪末,国家还实施了哪一重大行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哪一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请写出已正式交付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名字。

(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几位?

32、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毛泽东的对外开放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毛泽东时代的对外开放主要偏向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开放。 ______

②毛泽东一直不主张对外开放,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国处于封闭状态。 ______

③毛泽东曾一度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并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 ______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西方开放局面在何时得到了完全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