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表格中史实和评价对应错误的是( )
| 史实 | 评价 |
①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
② | 开发开放浦东 |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
③ | 南方谈话 |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④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8年9月27日16时,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宇航员,挥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地面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该宇航员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洋 D.景海鹏
3、1972年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声明》表明
A. 日本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
B. 中日结束战争状态
C. 日本成为中国的坚固盟友
D. 中日关系正常化
4、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影响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D.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粹——文化大革命结束
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B.我国工业化历程
C.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D.我国的国防建设
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十九大 B. 党的十八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7、有一座城市,它属于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省 C.福州 D.深圳
8、“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
A.10月1日
B.10月8日
C.9月22日
D.9月24日
9、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C.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①政府指挥企业经营
②分配制度“大锅饭”
③经营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1、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
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民达国家差距加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④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①朱德
②陈毅
③刘少奇
④宋庆龄
⑤李济深
⑥贺龙
⑦张澜
⑧高岗
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⑦⑧
13、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桥”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
B.赵州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珠港澳大桥
14、“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的提出,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一方针是在哪一年提出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58年
15、下图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汉服,促使人们在衣着方面展示个性的因素不包括
A.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污染
B. 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C. 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D. 衣着样式丰富多彩
16、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虎门销烟——林则徐
B.黄海大战——邓世昌
C.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
D.收复新疆——左宗棠
1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 )
A.和平统一 B.八项主张 C.九二共识 D.汪辜会谈
18、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1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党主要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是:
A. 贯彻毛泽东思想
B. 仍然坚持“左”的思想
C. 开始拨乱反正
D. 全面纠正“文革”错误
20、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直接反映了
A.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 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21、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2、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3、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4、“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5、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9、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1、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成为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
32、简答题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个转折关头,中国人民都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这个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不仅锻造了一个政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成为它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哪一重大举措完成后?这一举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在遭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3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4、我国建国后诸多大政方针、国家制度是在全国性代表会议上通过的,也是民主集中制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个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这次会议建立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材料二中的文件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根据材料分析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会议(1956年)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无产阶级统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聚焦中共一大到十八大》
(3)材料中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其中,“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大战的新时期。
——彭树智《世界历史·当代卷》
(4)材料四中“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为什么会说这次会议“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五: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5)材料五中“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何重要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