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我们的家乡醴陵市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哪一层次?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据此,我们认识到,我国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协商制度
D.民主选举制度
4、列宁有句名言:“宪法是什么?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切实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提供重要保障。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颁布的( )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5、2015年,我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钱学森
D.邓稼先
6、1979年1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在评论中美建交时说:“即使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和华盛顿和莫斯科一样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首都,(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潜在的有利可图的贸易之路和世界政治的新视角。”据此可知,该刊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中美建交终结了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 B.中美建交有利于两国经贸交流
C.中美建交有利于提升两国的战略地位 D.中美建交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
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一五计划开始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中共八大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0、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工业化的起步
B.巩固政权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B.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行社会和谐
C.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早
12、有人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3、张謇认为,在中国发展工业是“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表明他主张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自由平等
D.民主共和
14、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重大的失误,下列哪一项的失误探索教训最为深刻,危害巨大?(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文化大革命
1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彭德怀
16、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17、庚子年是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180年前的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18、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习近平
20、1949年,当举行盛大欢迎仪式的建议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时,他说,还是简单好,不要动员那么多人。这一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他此刻的心情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下列哪些是毛泽东“不愉快”的原因:( )
①西藏地区还没有解放 ②美国侵略朝鲜威胁到我国安全
③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④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3、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6、(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7、通信:
(1)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联系不便。
(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___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
28、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________”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0、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31、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3、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4、当今中国形成了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材料四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以“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历史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