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时期取得的成就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第一个五计划和改革开放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和文化大革命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有

①自驾游的休闲方式

②微信支付

③凭粮票等购物

④低碳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然放弃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原则,选择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对此坚决反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HO

B.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2000年中国加入该组织

D.要在WTO框架下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4、1978年底,推动中国历史大转折,开启国家新命运的会议

A.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度

D.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5、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谈到中国外交时说道:“它是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基础:有的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显然是不对的。”并盛赞它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材料中提到的“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 D.全方位外交

6、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7、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A.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B.社会主义科技的发展

C.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D.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8、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活力增强

C.深圳特区建立―对外开放的窗口

D.中日建交—各民族共同繁荣

9、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第21届联合国大会

C.第24届联合国大会 D.第23届联合国大会

10、近期,一位专家带着他的团队从长沙到邵阳考察水利情况。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A.用微信支付 B.坐高铁出行 C.住别墅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11、下列城市中,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1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良好开端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一大   C. 庐山会议   D. 中共七大

 

13、“恩格尔系数,通常是指居民家庭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在国际上,这一指标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4%,再创历史新低。”材料从根本上说明了

A. 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

B. 居民消费的粮食不断减少

C. 生活环境日益优越

D.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经济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16、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7、如图是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处应填(       

A.巴尔喀什湖

B.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C.喜马拉雅山为界

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8、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某同学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

C.深圳

D.杭州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壮大了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力量

B. 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进行民族解放战争

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结束了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0、假如你是一位上世纪70年代的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22、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23、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4、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5、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6、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27、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8、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3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3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某次会议,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澈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村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所说的某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