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着力推行三大改造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1978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9年9月20日,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所谓“邦交国”仅剩15个。而选择与台湾“断交”的国家纷纷选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案

B.国际社会推动两岸和解

C.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4、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鞍钢公司,沈阳机床厂等。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5、 “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最后被迫害致死,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和灾难

②这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③避免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④这是“右”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A. 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B. 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 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D.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8、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B.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D.1991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化

B.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搭配不合理

C. 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D. 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10、下列党和国家的思想方针及执政理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科学发展观”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11、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

A.东京 B.北京 C.纽约 D.上海

1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下表是遵化市西十里铺村1952—1956年经济结构和收入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表中变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年份

合作社参加户

人均收入

1952年12月

23户

120元

1956年12月

148户

192元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4、我国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哪件事情之后? ( )

A. 推翻蒋家王朝 B. 新中国成立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

15、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呢是(    

A.1964 B.1966 C.1970 D.1973

16、如图为新发展理念示意图,补全空白处应该填入

 

A.绿色、共享

B.发展、共享

C.绿色、发展

D.绿色、公平

17、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同17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文化交流,与400多个各种类型的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友好往来。这说明中国

A.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

B. 推行全方位和平外交

C. 奉行结盟的外交方针

D. 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18、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变化。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历史事件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1949年1953年

B.1950年1956年

C.1949年1956年

D.1953年1978年

19、某地一大宅院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20、归纳和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史上重要会议的叙述。其中会议与主题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B.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2、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3、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4、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6、(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7、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8、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30、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3、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初的哪一行为说明中国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一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怎样的发展?

(3)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21世纪,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2015年05月04日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两个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