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下列属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的努力是

①“一国两制”的提出  ②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C.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去往这三个地区,只需要20到30分钟,不仅大大缩短了往来的时间,而且更加有利于促进三个地区经济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珠海相对于港澳两地而言,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最主要的不同是

A.经济政策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人民权力不同

D.驻军情况不同

7、下图文章的发表与下列哪一选项的关系最为密切?(  )

A.坚持修正主义 B.坚持自由主义

C.坚持“两个凡是” D.坚持社会主义

8、20世纪末,为了帮助西藏、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这反映的政策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三不”政策 D.西部大开发

9、如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0、1956年,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是

A.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八字方针”

11、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由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一届人大胜利召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13、习近平说:“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请问该事件最大的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D.保存了革命的种子,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4、“北平车站”、“北平西站”的站名一夜之间都改成了“北京东站”、“北京西站”。导致这一改变的直接因素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15、今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大连、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 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 大连、厦门、浦东、伊宁 B. 浦东、厦门、大连、伊宁

C. 厦门、大连、浦东、伊宁 D. 厦门、浦东、大连、伊宁

16、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其中“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事件是

A.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大跃进”的发动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这段内容介绍的是土地改革的(   )

A. 背景 B. 经过 C. 结果 D. 意义

19、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画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大跃进”时期,工业上的“大炼钢铁”

②“大跃进”时期,农业上的“浮夸风”

③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科技成果

④人民群众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

⑤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惨痛教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20、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吴天来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3、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4、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6、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7、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8、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已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在这次会议上把哪一理论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