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八年级某历史小组搜集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根据这些图片,判断该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改革开放

B.国防建设

C.新中国的外交

D.科技文化成就

2、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方阵组图。这是向世界宣告( )

A.中国人民海军的诞生

B.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能力

C.太空部队的正式成立

D.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4、进入21世纪,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通信更加快捷,以下现象不合常理的是

A.青岛的王先生决定乘船到上海,办理紧急事务

B.北京的张先生乘坐高铁到深圳

C.济南的李先生乘飞机到国外办事

D.许昌的赵先生和儿子一起在钉钉听课

5、1979 年初,四川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 100 家。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可组织来料加工,允许企业有条件地销售商品、物资、供销产品。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可以得到一定的资金。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增加了企业职工的经济收入

C.扩大了企业生产分配自主权

D.壮大了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

6、“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两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三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

7、历史上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8、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①社会安定②国家富强③民族振兴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A. 维新变法期间

B. 中华民国成立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 新文化运动期间

10、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谈话

A.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1、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家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要找到一个风险不大的“试验场”为改革开放探路。这个“试验场”的代表是

A. 上海

B. 海南

C. 深圳

D. 浦东

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贸易强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5、分析下面“汉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表”,你认为影响汉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万户)

年代地域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疆域面积大小 B.经济重心南移

C.朝代时间长短 D.朝代力量的强弱

16、“邓小平,您的名字,铸成一座丰碑。碑文,永远刻在中国人民心里。”与诗歌中“邓小平”有关的是(   )

①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指挥百团大战

③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7、参观纪念馆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参观如图纪念馆,可以使我们了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国企改革 D.对外开放大包干纪念馆

18、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现实。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实现这一说法的最佳方案( )

A.海洋高技术的应用

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9、“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白莲开”指的是下列哪个地方?(   )

A. 西藏   B. 香港   C. 台湾   D. 澳门

20、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2、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4、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5、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6、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7、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30、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32、“两弹一星”指什么?请写出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何重大意义?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

材料二: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材料三:我们多次表示,欢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同我们开展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胡锦涛

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