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说法的是
A. 全面提高农业产量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依法治国
3、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直接得益于( )
时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粮食总产量(百万吨) | 166.83 | 169.52 | 183.94 | 192.75 |
A.机械化农具的普及
B.农业科技的重大进步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4、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下列会议中能找到正确道路的有
①遵义会议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5、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中共八大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期间,具有盲目冒进色彩的是:
①三大改造
②提出“调整、整顿、改革、提高”八字方针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7、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邓小平理论
8、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些重要会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的讲话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
9、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哪里得到成功实践( )
A.西藏
B.香港
C.澳门
D.台湾
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公私合营 D. 赎买政策
12、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C.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和平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5、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8、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铁人”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两弹元勋”钱学森
19、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创作的电影主题曲《英雄赞歌》中唱道:“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下列史实与“驱虎豹”相符的是
A.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英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B.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损失惨重,以战败而告终
C.人民战士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帝国主义侵略者驱逐出朝鲜
D.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0、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3、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大战区,即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____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4、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5、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9、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30、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纪年表(隋朝至元朝)
(1)请根据图片,分别写出从图1到图4,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2)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