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建国以来,许多人物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人物与所作贡献或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A.邓稼先——献身于祖国航天事业的“两弹元勋”

B.邱少云——用胸膛堵枪口的战斗英雄

C.焦裕禄——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

D.钱学森——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表现是(     

①实施“一带一路”建设②成立亚投行

③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它是对下列哪一行业的改造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教育

4、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少数民族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5、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个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

6、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由此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并毅然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7、下图是我校学生在阅读国家公祭日读本——《历史真相》,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

8、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中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C.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1、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  )

A. .消灭地主阶级   B. 肃清反革命势力

C. 控制经济命脉   D. 巩固人民政权

 

12、史实和史论是构成史学的重要因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的评论。下列叙述属于史论的是

A.1951年秋,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驻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1953-1956年,我国相继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杨根思

15、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扩大,16世纪中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这就是

A.玉米、甘薯 B.西红柿、马铃薯 C.玉米、大豆 D.棉花、烟草

16、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图反映出我国在推进外交事业发展的进程中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C.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D.加强与联合国之间的合作

18、201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届时在中国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70年前,人民海军建立的第一支舰队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19、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美国帮助

B.中美两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D.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20、新华网20143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A. “铁人”   B. 两弹元勋   C. “党的好干部”   D. 战斗英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2、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23、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4、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6、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7、“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8、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29、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30、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

1)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西藏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请你说出我国另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

32、(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3、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要继续走好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哪次会议?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什么内容?

(2)精神凝聚力量,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时期的空前危难激发全民族的爱国力量,人民群众积极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3)力量汇集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党和国家确立了什么基本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一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什么精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1)材料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中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