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第一张订货单》:“上海私营建船厂,国家送来了5个月10艘转载量为550吨驳船的订货单,把那些小船厂的资本家吓了一跳……可是奇迹终于发生了!仅仅两个多月,工厂把4条船送进了黄浦江。”材料中的“奇迹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B.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的历史性事件指的是( )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 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 抗战胜利洗雪百年耻辱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D.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共产党员是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黄继光
5、会议为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它把蒋介石代表的政府,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次会议是( )
A.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6、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改革开放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0、各族人民在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废墟上,创造了西藏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创造了“短短六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西藏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西藏的变化得益于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民主改革的成功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电视剧《彭德怀元帅》2016年在央视热播,你可能在该电视剧中看到( )
A. “联合国军” B. 青藏高原 C. 孙中山 D. 领导北伐战争
12、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领域迎来了两次创作的春天,分别是( )
①建国头三年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改革开放以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三幅宣传画最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农业合作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对如下图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毛泽东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团结
15、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正式命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这支担任着核反击任务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前身是
A. 人民陆军
B. 人民海军
C. 人民空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16、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思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A.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7、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画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大跃进”时期,工业上的“大炼钢铁”
②“大跃进”时期,农业上的“浮夸风”
③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科技成果
④人民群众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
⑤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惨痛教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18、195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9、1952年,在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基本接近尾声,辽宁的一位农民在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这样说:“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由此可见,土地改革的完成
A.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21、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2、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23、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4、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5、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6、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7、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30、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回答以下问题:
(1)1949年,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请指出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3、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4、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幅对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1)宣告对联一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对联二中“计划建设”从何时开始?举二例说明这时期在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三大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对联三中的“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