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雷锋
2、下图《摘棉花》是一时期的宣传画:《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些浮夸宣传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了99年的光辉战斗历程。此过程中,有过很多重大会议,它是党的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共同主题是( )
A.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
4、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称为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他”是
A. 屋大维
B. 克洛维
C. 查理
D. 查士丁尼
5、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 B.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6、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 1972年
B. 1982年
C. 1992年
D. 2002年
8、关于下图票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B. 反映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C. 说明当时社会的物资比较匮乏
D.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9、2015年,我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钱学森
D.邓稼先
10、回归历史,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主要会议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 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中共十三大提出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中共十四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改革开放
D.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1、百年老店“奥灶馆”,其前身是“天香馆”,始创于清代咸丰年间,后改店名为“颜复兴”,直至▲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由当时的昆山市玉山镇党委书记戴燕梁巧用“懊糟”谐音,改店名为“奥灶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处应填
A.1949
B.1952
C.1956
D.1958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总路线
13、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直接原因是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代表将五星红旗传递到体育场升旗区。仪式中各民族代表身着本民族传统服装体现出我国( )
A.北京地区居住了大量少数民族民众
B.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C.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15、第二炮兵部队组建于( )
A.1956 年 B.1958 年 C.1966 年 D.2016 年
16、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南 D. 厦门
17、下列事件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西藏和平解放 | 土地改革 | 抗美援朝 |
A.恢复发展经济
B.解放生产力
C.巩固新生政权
D.抵抗外来侵略
18、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气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D.住房的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19、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九二共识”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③①②
20、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恢复国民经济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筹建新中国
21、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2、“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5、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6、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9、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30、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31、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3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大会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怎样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