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1970年
B.1972年
C.1971年
D.1973年
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万隆会议
③田中角荣访华 ④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非领导人会议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3、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关于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等问题
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⑤会议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4、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生活方式
B.法律
C.主权归属
D.金融中心的地位
5、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 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D.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中日建交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苏建交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7、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的司令员和“联合国军”首任总司令都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分别是
A. 彭德怀和麦克阿瑟
B. 朱德和麦克阿瑟
C. 林彪和马歇尔
D. 彭德怀和巴顿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乙点到丙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经济建设缺少计划
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9、促使如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袁隆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3年,希特勒上台
B.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C.墨索里尼率党徒进军罗马
D.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2、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13、某校九(1)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间。他们探究的“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15、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为第一时间抢救受灾群众,各路救援大队紧急奔赴玉树,其中川藏公路在玉树地震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川藏公路的建成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6、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17、下图为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12月10日发行的纪念币,内芯正面主景图案为五星荷花图案,外环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方为年号“1999”字样。该纪念币体现的内涵是
A.澳门回归,洗雪国耻
B.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睦邻友好,平等互利
18、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最早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是( )
A.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在下图卡片的横线处应填写
A.日内瓦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20、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错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蔡廷说的原因是( )
A.确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会议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会议决定实行三大改造
2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6、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7、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8、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30、“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1、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2、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3、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34、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单元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单元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单元 |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 农业生产合作社 |
|
|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
|
第三单元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1)请依次写出对应的春联编号。
(2)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年完成?
(3)从表格中找出哪一措施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了危害?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展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