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己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己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
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
D.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
2、如下图中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3、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 大庆油田建成
4、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是在( )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1年 D. 1963年
5、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这里的他是
A. 周恩来
B. 朱德
C. 刘少奇
D. 陈毅
6、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
A.国民革命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7、粉碎“四人帮”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8、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其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的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新中国的成立
10、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1、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党和政府为了实现“最高利益”( )
A.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B.进行土地改革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进行三大改造
12、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实现“三通”
B. 经济交流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互补互利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王杰 D.雷锋
14、下列选项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是(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 ②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④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⑤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⑥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15、1950年六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干涉中国内政,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C. 尝试挑战美国的权威
D. 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16、下图是小玲整理的学习要点,该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科技强军的国防成就
B.人民海军的建设成果
C.导弹部队的巨大进步
D.人民空军的跨越发展
1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如下图宣传画,上面写着“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了( )
A. 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 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升
C. “大跃进”时期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D.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9、“魂飞万里,盘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称赞的“党的好干部”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20、“这次成功的实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里的“这次成功的实验”应是指中国( )
A.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2、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24、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5、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26、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7、“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8、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写出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32、请简答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33、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邓稼先,中国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1958年他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材料三: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
请回答:
(1)由材料一概括出邓稼先的突出事迹。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归纳出哪些邓稼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3)材料三中的“两弹一星”是指什么?
(4)“两弹一星”的贡献对我们国家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