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图的时装表演,最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大跃进时期

2、在每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身着特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团结

C. 共同繁荣

D. 民族平等

3、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  )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监督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4、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下面哪项不是习近平的思想( )

A.五个新的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

C.中国梦

D.三个代表

5、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6、中共中央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逝世的刘少奇平反并为其举行追悼会,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后期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中共七大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从1953年开始,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可见发展的重点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8、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有

①巩固祖国统一

②促进民族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促进港澳回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下列图片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10、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1、1949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不足30%,且门类残缺不全。据此可知,建国初期我国

A.重工业基础薄弱

B.轻重工业比例协调

C.工业布局较合理

D.经济形势得到好转

12、带领群众与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3、“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B.保家卫国、国际主义

C.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D.艰苦创业为民服务

1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第二个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共同纲领》颁布 C.新中国成立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5、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其中不包括

A.经济制度

B.金融政策

C.国防外交

D.教育制度

16、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17、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一时期农业收入的大大提高主要得益于(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C.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18、“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材料可以推断出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9、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B.辛亥革命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D.辛亥革命100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20、建国以来,党中央吸取历史教训,提出了“向海图强”的伟大战略,使我国海军不 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维护领海主权和海 洋权益,立下了不朽功勋。这充分说明了人民海军不断走向强大是由于(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D.“向海图强”伟大战略和科技强军相结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2、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3、2013年,__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_________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__、民族________、人民_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的奋斗目标。

24、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5、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6、“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7、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9、(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复兴之路》

材料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并分析在这种体制下国营厂长要权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经济手段及前提.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