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李同学正在上网查阅“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内容,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国有企业改革

C.开始对外开放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香港“占中运动”挑唆大陆与香港矛盾,破坏香港安定。但港商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事实上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这说明

A. “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 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3、下图的场景是国庆游行队伍中的人们正在展示该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此场面发生在

A.1950 年

B.1954 年

C.1960 年

D.1966 年

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新中国建立后,许多人的名字像以下四人一样带有时代烙印。四人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 )

A.向小康 B.张建国 C.王文革 D.刘跃进

6、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A.东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人才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7、毛泽东说:“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以下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①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③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④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③①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9、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始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C.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0、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A. 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 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11、2019年“澳门光影节——寻光之旅”于12月1至31日上演,开幕式于1日晚在“南湾·雅文湖畔”举行,该活动是为了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多少周年( )

A.10周年 B.20周年 C.30周年 D.40周年

12、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琦曾说:“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地研讨,……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次大会讨论协商的成果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4、“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浦东开发区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很短的时间是指它建立于

A. 1949年

B. 1978年

C. 1990年

D. 2019年

15、下列土地政策既改变土地所有权,又改变土地所有制结构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7、中国人民摆脱屈辱,“迎来浴火重生的曙光”,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8、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国的首相是

A. 田中角荣

B. 安倍晋三

C. 广田弘毅

D. 伊藤博文

19、“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推行了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逐步走向富裕 D.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

20、香港回归以来,保持了原有制度与特色,实行高度自治,并不断得到中央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祖国内地的强力支持,与内地各领域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由此可见,回归前后的香港最本质的区别是(  )

A.香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B.香港社会经济更加繁荣

C.香港的主权归属发生了变化 D.香港人民生活习俗变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3、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4、____________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5、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8、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0、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2、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新常态到提出发展新理念,一系列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发展。

(1)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3)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3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2)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1988年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个?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谁提出的?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