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

②海军陆战队的建立

③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2、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民族团结,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3、2020年6月23日9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五十年前的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电视剧《三八线》正在热映,讲述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怀着国仇家恨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图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他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董存瑞

D. 罗盛教

6、中国河北雄安新区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属于对外格局中的哪一阶段?(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特别行政区

7、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依据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民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8、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底

9、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专门面向市场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在国外媒体眼里,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新举措。外国媒体如此称赞《市场》报,因为该报纸(     

A.传达了我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B.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

C.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是当时全国唯一报道经济信息的报纸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

结论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A. 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B. 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 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 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严重失误

A. 一五计划过程中

B.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C. 土地改革过程中

D. 三大改造过程中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

A.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3、1999年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的是

A. 神舟一号

B. 神舟五号

C. 神舟七号

D. 东方红一号

14、为石油工人赢得“铁人”称号的模范人物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5、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下列运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6、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下列选项中,和表格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A.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B.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l982年宪法

C.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D.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82年宪法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包括

①建立了政府导向的就业制度

②人们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③人们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④“铁饭碗”和“大锅饭”观念逐渐被打破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1953年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可以表述为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20、下列城市与史实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北京—新中国的首都

B.长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上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广州—沿海城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4、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6、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7、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30、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32、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3、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斗争方式等方面,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材料三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材料三与哪一运动有关?结合材料三总结这次运动的作用。

材料四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材料五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材料五反映了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