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乒乓外交”实现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白莲开”指的是下列哪个地方?(   )

A. 西藏   B. 香港   C. 台湾   D. 澳门

3、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许多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 八股取士

B. 设台湾府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4、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领航人民海军逐梦深蓝。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水师 B.华东军区海军 C.北海舰队 D.南海舰队

5、如图是名为《祝福祖国》的邮票。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A.近代以来抵抗外辱首次完全胜利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C.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6、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7、“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 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材料反映了

A.从世袭制到禅让制 B.夏朝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C.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8、整理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9、下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A. 20世纪四十年代初

B.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D. 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服装、服饰更加彰显个性,代表着一种流行时尚;人均居住面积增加;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

11、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A.从此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2、“我们根本否定‘文革’,但应该说‘文革’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是邓小平对文革的点评。文革最深刻的教训是

A.不能急于求成 B.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的行业是:(     

A.工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14、2018年6月26日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这次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170多年前林则徐领导的这一共识相关的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义和团运动

15、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在什么时期(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6、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图。从图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

A.过程一帆风顺 B.在曲折中前进

C.水平大幅提高 D.总体达到小康

17、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的合作

C.限制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8、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   写入党章?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9、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孤立无援

D.闭关锁国专制落后

20、“精准扶贫”是近年的热词之一。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因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A. 创新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2、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3、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4、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5、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6、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7、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8、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9、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30、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2)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有何重要意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此做出哪些努力?

32、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工作中心的转移

(1)决定这件大事的会议是哪次会议?时间是什么?

(2)形成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什么?

(3)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祖国统一篇)

(2)30多年来,在哪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外交成就篇)

(3)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列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科技成就篇)

(4)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