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下列人员属于“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是

①钱学森  ②杨利伟  ③邓稼先  ④翟志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所要说明的是(  )

A.中国已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

D.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4、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身救人的英雄。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赞誉的人有( 

①董存瑞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这里的“他”指的是

A. 陈毅

B. 贺龙

C. 朱德

D. 彭德怀

6、下列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7、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哪一年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8、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

A.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C.对侵华历史深刻反省 D.田中角荣访华

9、对联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0、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加强同亚非各国合作

C.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2、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于2019年4月22日至25日在青岛及附近海空域举行。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13、见下边的学习小卡片,这是小明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B.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14、“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上述发言是在

A. 与印度代表谈判时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C. 万隆会议上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5、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八路军

16、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1平均每年增长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7、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8、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要( )

A.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某学生搜集了关于中国史的相关资料:“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推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A.政权建立

B.政权巩固

C.曲折探索

D.改革开放

20、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指

A.1993年汪辜会谈

B.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C.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4、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7、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8、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9、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2、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3、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3)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两位这次战争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5)这次战争总司令是谁?

(6)这次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7)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   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材料三   1978年开始,党在农村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三中所涉及的历史要素,请完善下面表格的空白内容。

政策名称

时间

内容

影响

 

1950~1952年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三大改造

(农业合作社)

1953~1956年

 

 

 

1978年

坚持土地公有制

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2)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我国政府关于农业政策调整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