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碑是为纪念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下图两座纪念碑表达的共同意义是( )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 抗美援朝纪念碑 |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B.废除了封建剥削的生产关系
C.开启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2、毛泽东曾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A. 雷锋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3、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追溯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战略导弹部队
4、西大附中某同学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大锅饭”“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政企分开”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流行语往往反映时代特征,如:“下海、上网、炒股、汉堡包、农民工、科学发展观、雄起……”这些流行语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B.加入世贸市场经济
C.对外交流大国崛起
D.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6、下图是我校学生在阅读国家公祭日读本——《历史真相》,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
7、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C.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9、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该诗句表达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欢乐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信心
D.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狂热
10、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一独特的“中国经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的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正式建交时间的是
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0年
13、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
A.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14、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
A. 《黄河大合唱》 B. 《我的祖国》 C. 《义勇军进行曲》 D. 《英雄赞歌》
15、“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兵种,共和国拥有了一支高科技装备的武装力量。它对于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兵种”指的是
A.海军
B.陆军
C.空军
D.导弹部队
16、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B.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C.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7、“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并加以残酷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他被免除一切职务。这最能说明“文化大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摧残了科技教育
C.践踏了民主法制
D.阻碍了经济发展
18、“文化大革命”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阶段,常常被称为“十年浩劫”。这次给国家造成严重灾难的浩劫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的爆发
C.毛泽东逝世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实行土地改革
C.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0、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1、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3、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4、开国大典: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__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____的力量。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7、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31、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32、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回答以下问题:
(1)1949年,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请指出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对应的社会变革,并归纳这两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6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4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2)材料二中1960年农业生产和1957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原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