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青藏铁路建成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A.1954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66年
3、小明的爷爷讲述他们年轻时,学校停课、大家穿着时髦的绿军装,爬上火车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个个激动万分。你猜一猜此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 ( )
A.1953—1956年
B.1958—1960年
C.1966—1976年
D.1978—1979年
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C.改革创新、科技强国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5、濮阳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三大改造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6、我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们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7、习主席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下列适合习主席所说的人物代表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强调:“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消灭这种落后则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为此,新中国成立后选择的是( )
A.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迅速进行土地改革
C.制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9、2012年秋季开学时,全国很多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隆重的“开笔礼”仪式。开笔礼上,老师为孩子们戴博士帽,点朱启智,学生齐诵《弟子规》、齐唱《三字经》……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 )
①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传承传统文化
②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
③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④把每个学生塑造成国家栋梁之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潜艇部队 B.空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1、“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的中心观点是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13、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B.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历史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D.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4、历史老师在讲授一次大会时,利用表格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由下面表格内容看出这次大会是
背景 |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
时间、地点 |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
主要 内容 |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意义 | 大会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16、历史上,各国因势因时不断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A. 从改良到革命
B. 从城市到农村
C. 从国外到国内
D. 从计划到市场
1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改革开放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9、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建国以来,许多人物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人物与所作贡献或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邱少云一一用胸膛堵枪口的战斗英雄
B.焦裕禄——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
C.袁隆平——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D.邓稼先——献身于祖国航天事业的“两弹元勋”
20、从1949年到201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从不间断。我们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2019年的“中国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中国国防力量不断增强
B.中国外交策略上的改变
C.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D.阅兵是军事实力的见证
21、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2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4、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5、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6、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7、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8、通信:
(1)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联系不便。
(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___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
2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30、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1、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国各领域进步巨大,发展迅猛,成就骄人。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透过数据看中国发展。从下表数据你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年份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52年 | 679 | 57(农民纯收入) |
1978年 | 3624 | 171 |
2018年 | 900309 | 28228 |
(2)借助图片认识骄人成就。请说明下面组图两项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意义?
(3)通过外交大事感受大国骄傲。哪位历史人物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重大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取“文革”的历史教训,牢牢坚持党对“文革”的政治结论,坚决防范和抵制围绕“文革”问题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网——人民日报任则平
材料三 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说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到了哪一个国家的帮助?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