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农业生产合作社好比火车”。据此判断,该报道( )
A.赞扬了农村合作社的优势
B.表达了粮食丰收的喜悦
C.暴露了农村合作社的局限
D.揭示了三大改造的实质
2、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其中“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实行“三通”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两岸人民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A.《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临时约法》
D.《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4、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5、在外交危急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他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邓小平
D.周恩来
6、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指导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地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一一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 《九章算术》
B. 《水浒传》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8、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是
A.
B.
C.
D.
9、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扬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李宗仁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毛泽东1953年2月给海军的题词。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东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1、1955年,中国政府参加万隆会议时,意识到保留分歧、扩大共识是保证会议成功的重要条件。基于此,提出
A.互不侵犯 B.“求同存异” C.民族独立 D.改革开放
12、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3、它曾是清朝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改革开放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请问这个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1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贸易强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5、2020年初,一场新型的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于一个领域的是
A.钱学森 B.邱少云 C.杨利伟 D.屠呦呦
16、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上述是指
①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今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A.10周年
B.20周年
C.30周年
D.40周年
19、《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下列属于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成就的是
①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21、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2、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3、外交成就
类别 | 内 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24、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5、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6、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7、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8、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9、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30、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 __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__。到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资地区外,全国大陆上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34、从在野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2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为执政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领导人民,已经走过70载伟大历程。
材料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毛泽东所说的“进京赶考”是什么意思?这段材料反映了共产党人怎样的治国理政理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执政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被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下来。材料二中的宪法是什么性质的宪法?根据这一宪法,我国形成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各民族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大差异,民族间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现象都有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内战的遗留问题,导致台湾和大陆政权上的分裂。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实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关于祖国统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最终形成了什么方针?
(4)对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政策你有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