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A.调节国共两党冲突

B.开展军事斗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进行工业化建设

2、“精准扶贫”是近年的热词之一。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因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A. 创新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

3、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4、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副主席是   (  

A. 邓小平   B. 朱德   C. 宋庆龄   D. 李济深

5、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而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B.人们喜欢绿颜色的食品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成就包括(  )

①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②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④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建立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是

A.1949年10月 B.1950年6月

C.1952年12月 D.1978年12月

8、《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A. 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 B.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C.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0、根据下边方框内提供的历史信息判断,其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大跃进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下图是1956年拍摄的《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这反映了:(   )

A.农民分得土地 B.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C.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D.乡镇企业兴起

13、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4、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九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15、2020年6月12日,《国歌条例》在香港正式实施。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6、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又达成“三通协议”,中央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是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D.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17、下列关于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创立伊斯兰教   和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A.③②④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18、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是搜集到两幅对联:“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的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别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平等制度、“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D.民族团结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19、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如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出现1980年以后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2、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5、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7、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什么是“一国两制”?

 

32、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取得的成就,请你写一段文字加以概括地介绍。

介绍:________

33、1992年,为了促进两岸早日统一,台湾和大陆两个组织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1)指出台湾与大陆两个组织的名称。

(2)以上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法草案第一条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通过土地改革运动谁成为土地的主人?指出土改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4)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5)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